海绵砂俗称砂皮, 一种供研磨用的材料。用以研磨金属、木材等表面,以使其光洁平滑。通常在原纸上胶着各种研磨砂粒而成。作为工业设计师,海绵砂是做概念草模时***的工具。以下是海绵砂的制作工艺流程:
主要流程:1、原布处理 → 2、大卷制造 → 3、大卷后处理
1、原布处理
砂带使用的基体有布、纸和复合基. 纸除耐水纸外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布基处理包括:刮毛、烧毛、脱腊、染色、浸渍刮浆、拉伸、压光等主要工序
2、大卷制造
大卷制造包括商标印刷、涂胶、植砂、复胶、干燥等主要工序,这些工序均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它是一条联动作业的生产线.
3. 大卷后处理
砂布从干燥室卷出之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才能进入转换工序。大卷的后自理包括后固化、存放、增湿、柔曲等。经过这些处理工序,海绵砂的质量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砂纸的粒度应在10~20μm之间,水砂纸磨光,水砂纸的磨粒是碳化硅,用塑料或非水溶性粘结剂把不同机械磨光可采用水砂纸磨光和蜡盘磨光。粒度的磨粒粘合在纸上即成不同标号的水砂纸,干砂纸,带动的圆盘上进行工作的,因为有流动水的冲刷冷却,耐水砂纸,磨盘的转动速度可以,其标号和规格并不同,水砂纸是粘附在电动机较高,一般可控制在300r/min左右,水砂纸机械磨光的注意事项和手工磨光大致相同。
以材料力学机理上分析,砂纸,一个物件的整体机械强度是均质的,理化性能应该是相似的,而从材质相同由二个以上单位所组成的物体,其机械强度要不小于整体的机械强度.对于一条砂带也是这样,接头部位是砂带在外力作用下最薄弱的环节.在生产工艺上砂带的接头是工艺技术工作的重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砂带的使用.因为要十分考虑到砂带接头处的柔性,而且要考虑到接头处的接头强度,粗砂纸,主要是接头抗拉强度,即在接头处在接触轮或压板上所受到的冲击,便工件留下周期性的磨削振动而产生的振纹,直至发生断裂.在接头时所所采用的接头胶粘结不牢或因热对介质产生的敏感,也可能因此失效而断裂.因此砂带接头必须具备如下性能: 抗断裂性.即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接头处的厚度与非接头处的相差不大,或有负公差时(接头处比非接头处低)保持必须的机械强度.特别是细粒度砂带更应注意它的机械强度.
对接头质量的评价主要用两项指标,即强度和厚度.接头强度主要取决于接头胶的质量及接头工艺,同时基体本身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接头厚度与接头厚度的允差必须视胶的质量与基材的质量而定,特别是有负公差要求时更应慎重.接头的形式决定了砂带的结构形式。